說是十歲生日,其實是有玩笑的成分在其中。
當年譚硯消失後,梁顯消沉許久,一直在尋找,卻始終找不到譚硯的意識。喬知學也一直在努力研製能夠感應到意識體的探尋儀器,大家試了很多方法都一無所獲。
所有人甚至是梁顯都認為譚硯徹底消失時,轉機出現了。
國家決定從小學開始批次植入防禦記憶晶片,但每個植入晶片的孩子,必須要先在老師家長的陪伴下去參觀墓園,瞭解譚硯的生平,知曉他對這個國家的貢獻。
不能讓孩子們在記憶晶片的保護下,卻不知道這晶片是因誰創造出來的。
人們看到電燈,會想到是愛迪生髮明的;見到蘋果,會想到牛頓的萬有引力;看到蒸汽機,會想起瓦特;見到關於核/武器的報導,會想起愛因斯坦。
而在一個個晶片植入孩子們體內,每一起關於“空洞”的報導,就會讓人想起譚硯。
這個生時默默無聞,死後被每一個人記住的英雄。
隨著《異世界生存指南》被教育部定為小學升初中、中考甚至高考的必考科目後,人們對譚硯的認識便更深了。
他像是一個時代的標誌般被所有國人知曉,每當“空洞”世界中有戰士犧牲時,人們會說,若是譚硯還在,這些人就不會死。而當“空洞”中有普通人獲救時,他們會說,幸虧有譚硯製作出的記憶晶片。在防護罩中等待救援時,他們感覺自己被譚硯強大的力量守護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