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遊行的時間上正好和五月巴黎學生運動銜結好,老歐洲的各種遊行示威運動向來是第四國際在後面煽風點火,託派已經不甘於只固守歐洲地盤,他們要把革命的火種散播到帝國主義最堅固的堡壘的內部去-目標!米利堅!
託派原本專注於工人運動,但在巴黎大學一番蠱惑後,發現學生更好煽動。
而且由於米國政府在保障工人權益方面做得還不錯,(畢竟有米國工會這個怪物),第四國際煽米國工人是扇動不起來,中產階級吃飽了才和你上街頭去革命呢。
於是果斷調轉出擊方向,開始用民權這種大詞忽悠學生,加上黑人上街,白官包庇等等雜七雜八的因素。
於是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七月暴發的學生革命正好就趕上了這個點。
在此之前各所大學的學潮已經處於暴發邊緣,全靠彼此剋制才沒大亂起來,而哥大坐落在自由派中心城市紐約,平時就收到各種耳濡目染,加上校方瞞著學生和國防部簽訂了有關戰爭的研究協議,而這份協議有被不慎暴露到媒體上,結果就是一根火柴落到荒草堆上,瞬間燒遍了整個米利堅校園。
也構成了六十年代中後期,米利堅各種內亂不斷的經典畫面。
總而言之,這場原本是由政客想借助新聞媒體干預司法正義的陰謀劇,因為各種意外因素的影響,開始脫離事先預設的劇本,走向極端了。
託派的點火加上米國自己的內政不穩定使得這個國家成了火藥桶,一碰就爆,而伯格曼事件就好比往火藥桶裡扔了個火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