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玄齡捏著鼻子往下看,看完沒完沒了的馬屁,才終於看到李二陛下所說的主意。
李元嬰大手一揮,劃了一大片地當學田。李元嬰在信裡說,這學田是他仿著寺院福田設定的,寺院之中往往設有悲養院,用信眾獻來的土地當做福田供養鰥寡孤獨。因著這一重,佛家慈悲之名廣為人知!
既然寺院做得,書院當然也做得,他還準備效彷彿家俗講,每日對百姓宣講些深入淺出經義故事,以達到教化百姓的效果。
別的內容李元嬰平日裡或多或少都提過,聽著不怎麼新鮮,但這個學田卻是李元嬰新想出來的。李元嬰見稱心他們跑去寺院學俗講,便思索起和尚們還有什麼可學之處,怎地搞教化那麼難,佛寺卻能遍地開花?
這一琢磨,就讓李元嬰琢磨到學田上頭。
李元嬰想出了關鍵詞,系統和王義方他們再提些建議讓他參考著完善,到宋朝才盛行的學田制度就給他齊齊整整地整出來了!
宋朝,那可是遍地讀書人的地方,讀書人最幸福的時代!所謂的學田不是讓學生去耕種,而是把它分撥到官學名下,交由佃戶耕作,佃戶交上來的租稅不必上交朝廷,只供給官學所需!
土地就是人的根基,只要有學田在,頂死規矩來個專款專用,官學所需的經費既不必另外分撥,也不必擔心被挪作他用!長此以往,何愁文教不興?
不得不說,李元嬰這種舉一反三的能力還是很讓人羨慕的,至少房玄齡看完就覺得自己勉強可以忍受前半截和後半截內容的荼毒,只細細琢磨中間那一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