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宋》/春溪笛曉
第三十章
郭大夫沒見過這樣的病人,叫來學徒去把縣裡其他大夫叫過來會診。一聽病徵,其他大夫都陸續趕到。
王安石免了他們所有虛禮與寒暄,讓他們趕緊給病人看看。
幾個人又是診脈又是檢查,很快有了結論:這不是懷孕,是肝脾出了問題,肚子裡積了水。
這農夫平日裡性子就獨,看自己肚子大起來之後更是不喜與人往來,覺得每個人都在嘲笑自己。今兒他下地幹活時突然痛得渾身不適,在地上打滾,這才被沈適他們注意到。
幾個大夫一合計,判斷出這可能是“蠱脹”。
蠱,因為巫蠱而蒙上了奇異色彩,實際上在許多記錄之中蠱是一種寄生蟲病。
比如《神農本草經》裡頭說“治蠱毒以毒/藥”,《肘後方》裡說“中蠱,令人腹內堅痛,面目青黃,淋露骨立,病變無常”。
到唐朝藥王孫思邈更是在《千金方》裡詳細記錄了蠱脹的症狀和治療方法:四肢浮腫,肌膚消索,咳逆腹大如水狀,死後轉易家人。
司馬琰給王雱寫防疫事項時,也特意提了這種病,說是“蠱”,其實是血吸蟲。這種病極易感染,蟲卵容易隨著患者的糞便汙染水源,隨後在釘螺體內大量繁衍,透過各種方式侵入人體,感染有機會接觸到這片水域的人。
若是吃了沒有煮熟的水產、喝了含有幼體的水,感染機率也很大。
以宋朝鄉野這樣的衛生狀況,這種病一旦蔓延開會尤其危險。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