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既然如此,就去找私塾吧,除了學費,逢年過節還得給夫子孝敬。
如此,這男女學生的事情,很快風平浪靜。
把女孩兒送去讀書,能免十兩銀子呢,大部分百姓想通之後,卻也覺得女孩兒讀書也不錯。
萬一人家的姑娘都送去讀書了,自家的沒讀過書,以後怕是說親都不好找物件,甚至還有可能影響自家男孩兒說親呢。
說來也是,他們大部分也是有兒子的,以後給兒子說親,肯定要選對方家庭和諧的,要重男輕女太明顯,他們也不想要呢。
而且,如果他們能娶個能識字算數的兒媳婦回來,也是一種驕傲呢,在家還能給沒上學的孩子啟蒙呢。
潛移默化地,女孩兒跟男孩兒有了相同的待遇。
村學的事情不難辦,接下來又是縣學。
如果非要分一個等級的話,村學是小學,縣學就是中學了。
縣學的教學內容就要更深入一些了,不說以後能做官,但也得奔著童生或者秀才去的。
縣學首批學生,收的是有基礎的學子,同樣男女不限,但是有基礎的女子太少了。
不過下一批就不同了,下一批縣學的學子,直接從村學招收,除此之外,想要上縣學的,得要透過入學考試。
當然了,縣學裡,也帶了小學部的,是要招收縣城裡還沒開蒙的孩子的。
再接下來,就是書院的整改了。
從前,幾乎每個州府都有書院,都是招收有功名的學子,至少都是秀才起步,還得是前好幾名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