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之後,沉時安花了兩週,把電子元件公司的出貨流向一寸寸摸清楚。
他很清楚,紙面資料沒用,那些早被打磨得乾乾淨淨。
賬上數字全對,發票合法,箱號與海關申報單一一對應。表面看不出任何破綻。
他要找的,是那條貨物從倉庫脫身,再偷偷變成現金的線。
誰在執行,誰在聯絡,誰在中間動手。
他從倉庫出貨單入手,每一筆排程、每一次轉倉、每一個司機安排、每一條出口申報流程,都被他一一拎出來,貼在白板上排出時間線。
他把一年內所有出口批次按時間序列重新拉了一遍,每個調撥表、運輸單、貨運追蹤記錄都做了人工核對。
最初一無所獲,直到他發現一張叄個月前的調撥申請表。
理由寫的是“包裝破損,需提前轉倉”。
表格填寫規規矩矩,流程齊全,但物流編號卻對不上系統的時間戳。
那批貨的實際出庫時間比系統記錄晚了整整四十八小時。
正常流程下,一批貨延遲出庫兩天,應有新的審批單或補充報告。
可這張單據乾乾淨淨,只附了一個修訂郵件的附件,審批人署名卻不是日常調撥負責人,而是“陳福添”——倉管處的一箇中層,職位不高,正常流程里根本不該出現在審批鏈上。
他標記了這個名字。
第二天,沉時安開始有意留意這個人。
陳福添,四十八歲,長得像那種政府檔案室坐了叄十年的老文員。穿白襯衫不打領帶,說話細聲細氣,開會永遠坐在最後一排,從不主動發言。幹活穩定,不遲到不請假,不顯眼得彷彿空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