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的杜公館,位於華格臬路(後世的寧海西路)。
這天下午,杜月笙正坐在客廳喝著茶,手握摺扇聚精會神地聽岳飛傳。
“到了七月初四這天,一切赴會應用的東西全備齊了,嶽雷把進山的兵將聚在一起,千叮呤萬囑咐,不可小心大意。次日五更,嶽雷帶人出發,諸葛景和二爺牛皋率眾相送十里方回連營。等上了大道,眾人齊抖絲韁,亂撒嚼環,直奔盤龍山口”
這個說書先生,是杜月笙從北方重金請來的,定期到杜公館來專門給他說書。
杜月笙聽評書並非為了娛樂,而是在學習知識謀略。他自幼失學,沒讀過什麼書,現在身居“高位”,自然得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三國、水滸、嶽傳、七俠五義這些大書,杜月笙都經常聆聽,想要從其中學習歷史知識,學習古人的氣度和權謀之術。
不僅如此,杜月笙還每天讓人讀報,瞭解時政新聞和國內局勢。他甚至堅持練毛筆字兒,幾年下來,雖然沒有練出像樣的書法,但自己的名字卻寫得不錯,能夠到處給人簽名了。
“衣食足,應當禮義興了,不能再讓人家一看到就討厭害怕。”這是杜月笙經常對身邊人說的原話。
上海青幫的三位大佬當中,黃金榮、張嘯林的格局都太小。只有杜月笙最為上進,他不滿足於只當一個幫會人物,而是積極謀求社會地位。
這幾年,杜月笙介入工運、調解糾紛,甚至是為賑災募集善款,只想獲得社會和政府的認可。兩年前浙江遭遇颱風,33縣1市受災,上海共募集善款40578元,其中杜月笙一個人就捐了11235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