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患難之交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AFriendinNeed[1]

我研究人類同胞已經有三十年了。對他們還是不怎麼了解。僱傭僕人只看臉相恐怕不妥,但識人之初多半還是靠面孔來下判斷的。從一個人的眼神,下顎的形狀或嘴唇的輪廓,我們心裡已經對它們的主人有了結論。我一直懷疑此類推斷還是失算的時候多。為什麼小說和戲劇往往脫離現實生活,就因為作者可能也是不得已,總讓筆下的角色一點說不通的地方都沒有。他們不敢讓角色自相矛盾,因為一旦矛盾就不好理解了,但實際上我們大多數人不都是自相矛盾的嗎?我們就是由偶然湊在一起的反覆無常構成的。在邏輯學的書裡,他們會告訴你像“黃色是管狀的”,或者“感激重於空氣”這樣的話,說出來荒誕不經;但在那些混合成我們自身的格格不入之中,黃色很可能就是一輛馬車,而感激也會是下個禮拜週三或週四中的一天。聽到別人說自己對人的第一印象從來不會錯時,我一般都只聳聳肩。這樣的人恐怕沒有什麼見地,要麼就是太好面子。就拿我自己來說,認識一個人的時間越長,就越發覺得這個人費解:和我來往最久的朋友正是那些我對他們一無所知的人。

我想到這些事,是因為在早報裡讀到愛德華·海德·伯頓在神戶去世了。他是個生意人,在日本做買賣做了很多年。我對他一點也不瞭解,但很感興趣,那是因為有一次他著實讓我吃了一驚。要不是從他嘴裡親口聽到,我絕不會相信那是他的所作所為。不管看他的外貌還是舉止,都像是一種特定的典型:如果這世上真有人半分矛盾都找不出,那一定就是伯頓這樣的。這也讓我在得知那件事之後更為震驚。他個頭很小,勉強有個五英尺四英寸[2],特別瘦弱;頭髮白了,眼珠是藍色的,紅臉蛋上都是皺紋。據我推測,當初認識的時候伯頓大概六十歲左右。他的著裝永遠低調、挺括,和自己的歲數、地位相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